期貨市場應實體經濟需要而生、伴實體經濟發展而長。作為我國期貨市場發展壯大的重要參與者和見證者,省國貿集團下屬大地期貨三十年來始終堅定地走在服務實體經濟的最前沿。“十四五”以來,大地期貨聚力打造具有鮮明特色的國內一流衍生品集成商,服務大宗商品產業鏈。從田間地頭到工廠車間,從“小而散”的農戶到產業鏈龍頭企業,大地期貨化身產業發展“好幫手”,演繹著從“不接受”到“離不開”的期貨故事。
服務產業風險管理,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注入動能
國際原油價格大幅波動會導致原油產業鏈下游瀝青的價格隨之波動,淡、旺季利差異常明顯。如何在產業政策趨嚴、行業標準提升等多重因素影響下鎖定利潤、穩定生產,這是瀝青需求企業穩定經營的重心所在。
華南某建筑材料百強上市公司作為瀝青需求企業,因對衍生品“杠桿效應”的認識偏差,始終“不理解”“不參與”期貨市場。瀝青價格劇烈的波動使其被迫蟄伏“過冬”。
大地期貨針對該企業經營情況,向其提供專業期貨培訓,并圍繞其經營痛點精準設計“預售+含權”個性化風險管理方案,助力企業保障瀝青貨源供應、鎖定遠期價格。同時,根據其采購需求,通過含權貿易對沖價格風險,有效壓降采購成本,實現“保供”“穩價”目標。
“期貨不僅提供了貨源保障和價格保障,還帶來更大的經營靈活性和競爭優勢。”該企業負責人表示,他們將繼續積極參與期貨市場,通過衍生品工具管理企業經營風險。
隨著雙方產融協作不斷深入,大地期貨與該企業全面深化戰略合作關系,以“雙向賦能、互信共贏”為目標,聚力整合優勢資源,拓展合作領域,攜手共同培育瀝青產業鏈新質生產力。大地期貨下屬舟山濟海也取得上期所石油瀝青貿易商廠庫資質,逐步建立起交割倉儲體系,著力為瀝青產業鏈上下游提供更加高質高效的金融服務。
服務生豬養殖農戶,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支撐
“養豬養了半輩子,越來越不容易”,河南的生豬養殖戶王如意最近“豬”事不順,“像我這樣的中小養殖戶,豬價一個大跌就可能站不起來了。”
近年來,生豬價格波動加劇,“豬賤傷農,肉貴傷民”現象不斷出現。期貨市場雖然是轉移價格風險的集散地,但門檻相對較高,不少資金不足、缺乏專業知識的養殖戶既不敢,也無法直接進場。
自生豬期貨上市起,大地期貨就在河南省開展了“保險+期貨”項目。上市首日,項目團隊利用生豬、玉米、豆粕三個期貨品種創新擬合出生豬收益指數,達到“一個指數,雙重保障”的效果。同時,通過場外期權對沖養殖成本上漲和生豬價格下跌風險,項目整體賠付率超360%。王如意就通過該項目拿到了十多萬元賠付金,彌補了生豬收益下跌帶來的損失,極大緩解了資金壓力。
從“試試看”到主動投保,從“不理解”到如數家珍,越來越多農戶親眼看到金融工具的好處,河南省農業農村廳廳長宋虎振親筆批示:“創新農業保險模式經驗彌足珍貴,要認真總結推廣,擴大成果”。大地期貨打造的生豬“保險+期貨”項目入選中期協優秀案例集,成為鄉村全面振興的示范標桿。
期貨市場的初心與使命是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為連接產業客戶和期貨市場的重要橋梁與紐帶,大地期貨將持續探索新格局下的特色化、專業化產業服務模式和路徑,更好發揮期貨功能助力實體經濟提質增效,為期貨行業奮力開拓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貢獻“大地力量”。